王阳明与阳明心学

最近在看网易公开课关于讲王阳明心学这一块,关于王阳明其实高中就有提到过他的心学。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《明朝那些事》里面对王阳明的介绍,感觉他貌似是无所不能的人物,军事,文学,政务都有不少成就。正好就公开课了解一下王阳明及其心学。

导论

王阳明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

三十四岁之前:任侠,骑射,佛教,道教,这几个方面都有涉猎,立志要做圣人

三十四岁–五十岁: 心学的创立及完善

五十岁–五十七岁: 进一步完善心学及传播心学

心学思想有三大类命题:

  • 心即理
  • 知行合一
  • 良知和致良知

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

心即理,这一观点是其起点。 心即理观点最早是由陆九渊提出来的。

关于理学的起点,是由韩愈的道论开始的。由于当时唐代佛教盛行,韩愈感到对本土文化的忧虑,发问中国的本土文化该如何发展的问题。到了北宋初期佛教仍然盛行,北宋五子也感到了忧虑,但他们并没有像韩愈那样排斥佛教,而是深入研究,进而对儒家先秦文化进行重构,发展成理学。

理学是对先秦文化儒学进行重构,同时又吸取了佛教道教其中的精髓。

理学可以理解为一场运动,加入该运动的人很多,随着后期的发展主要形成三个流派

  • 朱熹理学。主要沿袭了程颐的学说,为”理”指定了标杆,凡人可以不断的学习,最终达到那个高峰
  • 心即理学说。陆象山(陆九渊)提出,理学是存在的,它不在外在的标杆上,它在我们的内心里面,向内自省达到我们的本心,就完成了理
  • 浙东学派。以吕祖谦为代表,认为理存在于人类历史社会活动过程中,研究人物,研究制度,追寻道,追寻理

王阳明的心即理:

  • 心:不是指心脏,这些血肉。是指意识,精神,是视听言动(眼睛如何看,耳朵如何听,身体如何动,这是凭我们的心灵主宰着)。如何使心灵回归到主宰的本位,这才是问题。心灵回归到本位就可以呈现出原本的状态,而不受外在世界的干扰。心之本体,原本就是善的。

    •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:我们本身就存在这种本心,但并没有使它回归主宰。要不断的去私心,使本心呈现如明镜一般,照射反应出原本的样子
  • 理:沿袭了朱熹的学说,即宇宙的最高原理

王阳明思想是对其他不同思想的融合,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。

阳明心学中含有对佛教的批判,他认为佛教都是为私的,就都是讲的是让自己成佛,让自己解脱,然而心学讲究的是为公的,天下为公。

知行合一: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

知行合一: 真知即是行。知就是行,行就是知,这才是知行合一。

知:

  • 第一个层面:知识层面。 知和行是完整的过程。知是行的起点,行是知识的完成。
    • 作为知识的最后形态不是知识的某种理论 反而是生活的实践。
    • 知道一件事,一定要付出实践,实践之后才是真正的知
    • 学习一样东西,产生了思想意识的流动(行),这种知和行也是统一的
  • 第二个层面:知作为良知
    • 良知的自知
    • 良知的显现与表达(通过行来表达) 也是知行合一

行:

  • 思想意识的流动也是行。

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

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

物各付物: 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

王阳明龙场悟道,悟出“心即理”,圣人之道吾性自足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,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圣人,一个是没有这个意识,一个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

格物致知: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

“格物致知”问题的来源

来源与《大学》里面三纲, 八条目

三纲: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

八条目: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

朱熹对”格物致知”的理解

理在具体的事物里面

王阳明的”格物致知”之说

格者正也 心即理

王阳明格致新说的理论意义

良知学说

在王阳明这里,良知就是本心

本心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

我们不断的在欲望的追逐和满足当中,把我们的良知给遮蔽起来了。

良知的遮蔽意味着人本身的堕落

王阳明对此有深深的忧虑,所以他提出了良知学说,进而又提出致良知

”致良知“:就是把良知找回来。怎么找回来呢?就是通过自我的反思

心外无物: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

“寂”和”显“ 的状态转换

“寂”和”显“都是客观存在的,只是参照情景不同

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